MCP Server
MCP 是什么?
核心概念
随着 Agent 应用的迅速发展,开发者在工具的开发与集成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共性难题:缺少统一标准导致效率受限;不同平台间需要反复适配,增加了人力与时间成本;社区开源工具参差不齐,高质量能力的维护和整合往往代价高昂。
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)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。它由 Anthropic 发布,是当前业界领先的开放协议,目标是在大模型与外部数据源之间建立安全且一致的双向连接,从而解决工具实现方式碎片化、难以跨模型共享等问题。
MCP 就像是一个“通用插头"或者“USB 接口”,MCP协议制定了统一的规范,规定了应用向LLM传输数据的方式。 任何模型只要兼容MCP协议,就能与所有支持MCP的应用交互 。

通过智能管家故事理解Agent / MCP / API(Tool)
想象你家里有一位 智能管家,你只需要提出需求,他就能帮你安排好一切事务。这就是 Agent(智能体) 的角色。

| 角色 | 在故事里的比喻 | 在技术里的对应 | 主要职责 |
|---|---|---|---|
| 👤 用户 | 主人 | 最终用户 | 提出需求,等待结果 |
| 🤖 Agent | 智能管家 | 智能体 | 理解需求,做推理,调度工具。 • 职责:理解用户需求,决定执行内容与顺序。 • 能力:将多个任务串联成完整方案。 • 类比:大脑与决策中心。 |
| 🔌 MCP | 插座标准(Type-C) | 协议层 | 聪明的管家再厉害,如果每个工具调用方式都不一样,他也会很头疼。 换句话说,MCP 解决了“工具调用标准化”的问题,让管家专注安排任务,而非适配接口。 • 统一工具调用规范 • 管家无需关心工具内部实现 • 标准化后即插即用 |
| 🛠️ Tool | 各种工具(天气 / 机票 / 邮件) | API 或服务 | 工具才是真正干活的角色: • 天气工具 → 返回天气情况 • 机票工具 → 提供航班信息 • 邮件工具 → 发送确认邮件 |
API 文档 → Function Call → MCP三种开发方式的演进对比
“人类理解” → “模型理解(半自动)” → “模型直接执行(协议化)”
| 维度 | API 文档开发 | Function Call 开发 | MCP 开发 |
|---|---|---|---|
| 🧠 理解主体 | 人类开发者 | 模型 + 人类(手动注册工具) | 模型(自动理解协议) |
| 🎯 目标对象 | 给人看的文档 | 给模型看的函数签名 | 给模型的机器可读协议描述 |
| 🚀 使用方式 | 人类读文档 → 写请求 → 调用 | 手动定义函数描述(schema) → 模型根据描述调用 | MCP 服务自动暴露能力 → 模型直接发现并调用 |
| 🧩 工具配置 | 每个平台都要单独封装 | 每个平台都要注册工具函数 | 配置一次 MCP 服务地址即可 |
| 🔍 可发现性 | 查阅文档 | 人工注册 | 模型自动发现(动态能力发现) |
| 🔄 工具更新 | 文档更新需人工同步 | 每个平台都需维护更新 | MCP 自动同步能力清单(manifest) |
| 🧰 适配复杂度 | 高:需人工封装 / prompt 调整 | 中:需定义 function schema | 低:协议自动暴露能力,无需重复配置 |
| 🧠 模型理解 | 需阅读说明(Prompt 驱动) | 依赖函数说明推理使用方法 | 结构化、协议内置类型 → 模型直接理解 |
| 🔒 调用安全性 | 弱(参数拼错易失败) | 较强(schema 限制参数格式) | 最强(协议层验证 + 上下文控制) |
| 💬 比喻 | “看说明书自己动手” | “看函数签名,照着调用” | “插上 Type-C,自动识别并工作” |
| ⚙️ 技术抽象层 | 应用层 | SDK 层 | 协议层 |
| 🌐 扩展性 | 低:各自封装 | 中:依赖平台支持 | 高:跨平台统一能力发现 |
| 👩💻 开发者体验 | 以人为中心:需要编写和维护文档 | 半自动化:仍需注册与封装 | 全自动化:一次集成,多模型复用 |
如何使用
APIfox MCP 和 HAP MCP 的使用场景:
-
通过 APIfox的 MCP 获取最新的 HAP 应用接口文档,可用于“让模型读文档、懂接口”
-
通过 HAP 的 MCP 能直接操作应用数据,用于“让模型执行业务、调系统”
| APIfox MCP | HAP MCP | |
|---|---|---|
| 作用 | 让模型“读懂HAP 的接口文档”。 | 让模型“执行HAP 应用接口”。 |
| 功能入口 | 文档地址:https://apifox.mingdao.com ![]() | 在应用API开发文档中 查看。 ![]() |
| 使用场景 | 需要理解可用的 HAP API 结构,用于生成调用方案或实现业务编排。 📍示例:有个客户案例管理应用,想基于应用数据做个可视化页面。可以在客户端(如 cursor)通过APIfox MCP 读取 HAP 接口文档(推荐使用 V3 接口),页面上实现对应用数据的实时展示。 | 直接执行业务动作或访问真实数据。 📍示例:在编排场景中,需要直接获取应用数据和结构,进行分析、字段映射或直接修改应用数据。 |
| 特点 | 暴露的是接口定义、文档、示例(只读信息)帮助模型成为“懂接口的研发助手”适合项目开发、文档自动化、API 发现 | 暴露的是可执行工具(带权限与安全控制)帮助模型成为“能办事的智能管家”适合生产执行、业务治理、系统编排 |
MCP 配置
获取 HAP MCP 配置
-
应用 API 文档-MCP,获取 url 用于下方配置

Cursor
-
打开Cursor-首选项-Cursor Settings-MCP,Add new globle MCP server

-
保存后返回,绿色代表连接正常

Dify
Agent 应用中使用 MCP
-
点击右上角插件,探索 Marketplace ,搜索 MCP,找到**【MCP SSE / StreamableHTTP】**,点击安装

-
已安装插件中,找到**【MCP SSE / StreamableHTTP】**

-
示例配置: 填入 MCP 配置,其中"hap-mcp" 可替换为任意名称,url 需填入应用中生成的 url
{"hap-mcp":{"transport":"streamable_http","url":"填入应用中生成的url"}}
-
添加 MCP 工具,测试效果

workflow 中使用 MCP
-
点击右上角插件,探索 Marketplace ,搜索 【Agent 策略(支持 MCP 工具)】 ,点击安装


-
**示例配置:**填入 MCP 配置,其中"hap-mcp" 可替换为任意名称,url 需填入应用中生成的 url
{"hap-mcp":{"transport":"streamable_http","url":"填入应用中生成的url"}}
VS Code + Cline 插件
-
安装Cline插件

-
右下方点击 MCP Servers,完成配置

-
示例配置:
"hap-mcp": {
"url": "填入应用中生成的url",
"type": "streamableHttp",
"disabled": false,
"autoApprove": []
}

